1. 智慧杆塔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揭示了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智慧杆塔的特点“综合、共享、智慧、和谐”与五大新发展理念相契合,智慧杆塔的建设是对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在当前的诸多试点项目中,各地政府通过智慧杆塔系统在服务创新、行业协调、环境友好、数据开放、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智慧杆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
《“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网络强国”定位为我国十四大战略之一,提出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物联网是支撑“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点的 5G 移动通信在热点地区需要宏基站与密集部署的小微基站共同完成覆盖,高密度的优质小微站站址资源是 5G 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万物互联时代的物联网需要结合终端特点综合采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标识识别技术,其网络设备和感知终端无处不在。智慧杆塔网络如血管和神经一样深入城市的公路、街道和园区,对人口密集处有良好的渗透,并且布局均匀,密度适宜,可以提供分布广、位置优、低成本的站址资源和终端载体,是 5G 和物联网大规模深度部署的理想方案。
3. 智慧杆塔是建设智慧社会的关键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智慧社会。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是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传统的公共基础设施逐渐难以承载不断增加的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以及日渐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公共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有助于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智慧杆塔是目前落地可期的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方案之一。另一方面,智慧社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密切相关,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和社区需要以数据为基础,城市数据的采集依赖于建立“全域感知”体系,即将信息感知设备合理、泛在布局在城市各处,采集大量的跨空间、跨垂直领域的传感信息和视频数据,智慧杆塔分布广、位置优良,是“全域感知”设备的优良载体。
4. 智慧杆塔是新业态新模式的有力支撑
智慧杆塔作为可扩展的新技术融合体和功能集合体,加之优良的空间布局,正在不断衍生出新业态和新模式。一方面,智慧杆塔本身可以支撑视频采集、传感等杆载终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ICT 技术的融合应用,赋能传统城市应用,催生新业态的产生,如基于图像识别或雷达传感的自动驾驶辅助,基于物联感知的城市哑资源管理等。另一方面,智慧杆塔的综合、共享不仅会给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运营模式带来改变,更可与“数字孪生城市”、“城市大脑”技术相结合带来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运行模式的改变。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也将拉动智慧杆塔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